清明薦書丨一朝春雨過,萬物皆清明

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

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

——唐·杜牧《清明》



“清明”是什么?

《歷書》記載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為清明,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。”

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五個節(jié)氣,又與春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
你知道清明有哪些習俗嗎?

掃墓祭祖是清明最重要的節(jié)俗,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,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,是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(tǒng)。

清明期間正是春風得意、春意盎然的時節(jié),萬物萌動之時,踏青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為風俗。據(jù)《晉書》記載,每年春天,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游春賞景。



清明前后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,成長快。因此,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。



風箏又稱"紙鳶"、 "鳶兒",放風箏是清明時節(jié)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(jié)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,像閃爍的明星,被稱為"神燈"。


清明又有哪些美食呢?

清明習俗多樣,隨之發(fā)展起來的食俗文化也是豐富多樣——青團子、歡喜團、撒子、清明果、棗糕、烏米飯、清明螺、潤菜餅、芥菜飯……各種各樣應季應景的特色清明小吃,簡直讓人垂涎三尺!

你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清明節(jié)的小知識嗎?那就趕快跟隨這本圖文并茂的插畫書,踏上節(jié)日之旅吧!


《節(jié)日之旅·清明節(jié)》

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形成,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,涵蓋了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、天文歷法、易理術數(shù)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,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。每個節(jié)日都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,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。《節(jié)日之旅·清明節(jié)》通過生動形象的插圖、充滿趣味的小游戲,介紹了清明的來源、習俗等,讓學習傳統(tǒng)文化成為一種樂趣。

(識別二維碼免費閱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