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祝天下所有母親節(jié)日快樂!
古往今來, 母親在文學(xué)作品中的形象都經(jīng)久不衰, 母愛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。 從文字中, 我們看到母愛的偉大, 感受到作者對母愛的贊美和歌頌, 也傳達出了對母親的懷念 …… 而每每讀到這些文字時, 我們總會情不自禁, 感同身受, 因為我們都有一個這樣的母親。 《游子吟》 【唐】孟郊 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 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 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 愿你三冬暖,愿你春不寒,愿你天黑有燈,下雨有傘……在母親面前,這些都不是奢望,也不是美好的愿望,是我們的日常。愛在日常,才不尋常。 《我的母親》 老舍 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著父母所設(shè)下的軌道一直前進的,所以老人總免不了傷心。我廿三歲,母親要我結(jié)了婚,我不要。我請來三姐給我說情,老母含淚點了頭。我愛母親,但是我給了她最大的打擊。時代使我成為逆子。廿七歲,我上了英國。為了自己,我給六十多歲的老母以第二次打擊。在她七十大壽的那一天,我還遠在異域。那天,據(jù)姐姐們后來告訴我,老太太只喝了兩口酒,很早的便睡下。她想念她的幼子,而不便說出來。 工作、生活、情感、家庭,觀念的差異,習(xí)慣的不同,個人的獨立,導(dǎo)致太多決定都與母親的想法不一致,但每一次的結(jié)局終會是自己的“勝利”,不是因為她錯了,而是因為她只愿你萬事順遂。 《我與地壇》 史鐵生 現(xiàn)在我才想到,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,曾經(jīng)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。 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。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,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,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結(jié)果會更糟,但她又擔(dān)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。我那時脾氣壞到極點,經(jīng)常是發(fā)了瘋一樣地離開家,從那園子里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話都不說。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,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于不敢問,因為她自己心里也沒有答案。她料想我不會愿意她跟我一同去,所以她從未這樣要求過,她知道得給我一點兒獨處的時間,得有這樣一段過程。她只是不知道這過程得要多久,和這過程的盡頭究竟是什么。每次我要動身時,她便無言地幫我準備,幫助我上了輪椅車,看著我搖車拐出小院;這以后她會怎樣,當年我不曾想過。 我們常常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留給母親,把所有的耐心和寬容都留給外人。自己的壞脾氣、倔強和任性,全都被她所包容,但卻無怨無悔。 《我的母親丁玲》
“媽媽是一個非凡的人,卻又是多么平凡的人。她的非凡在于她的堅定不移的信念,在于她的光輝業(yè)績,在于她的堅毅頑強的性格;她的平凡在于她也有缺陷,在一些事情上也脫不開凡俗”,這就是作者蔣祖林、李靈源對于母親的評價。非常樸實的語言中透露著對母親的敬愛,同時也毫不掩飾地表露出客觀、公正的一面。
《中國母親》
浙南山區(qū)的松元鎮(zhèn)是一座謎團如云的怪鎮(zhèn)。
連片的木屋、廊橋、古道強調(diào)著這里歷史的久遠與閉塞,還有縱橫交錯的地下暗道,不知成于什么時候也不知道作用何在,更不知道附近為什么會有鑿于秦前的石窟與成于唐宋的雄關(guān)。
而幾百年前的學(xué)圃堂、送子橋、接官亭至今不朽,同樣令人詫異。
《中國母親》的故事就發(fā)生在這座有著眾多問號的古鎮(zhèn)。
鎮(zhèn)郊的黃家有一個叫阿娟的女人,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,先后將四個子女送出大山,走出閉塞,使之一個個都成為博士。
當四個博士回到故鄉(xiāng)的時候,母親已是一個耗干了的空殼,靜靜地躺進了野山的土里。
《我們的父親母親》
《我們的父親母親》是紀念性文集,是由解放軍第二野戰(zhàn)軍第四兵團部分將領(lǐng)子女寫成的一篇篇回憶父輩的散文。二野第四兵團參與解放云南,隨后鎮(zhèn)守云南邊防,他們站在子女視角記述了父母親戍邊衛(wèi)國、艱苦奮斗的歷史。書稿文字簡練優(yōu)美,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父母親的真摯懷念。
《母親大人》
漫畫書《母親大人》改編自作家不良生的散文集《云上:與母親的99件小事》,是暖心劇集《再見啦!母親大人》同名漫畫。2015年平安夜,母親丁碧云在上海被診斷出腫瘤骨轉(zhuǎn)移,丁小軍辭掉工作,從上海回到老家,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完成夢想的生活。記錄下80后記憶中溫馨有趣的母子日常。
?
- 瀏覽 37975 次